不少人都认为夷陵之战的主战场,猇亭,是位于长江南岸地区,由此刘备败退时所上的马鞍山,也是位于江南。

不过,仔细推敲之下,这样的观点似乎是站不住脚的。以为猇亭、马鞍山在江南的观点,其最大的问题是:

第一:错误理解《三国志先主传》中的记载:“二月,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,缘山截岭,于夷道猇亭驻营”,误以为“夷道猇亭”是指夷道县的猇亭。而实际上,由于古文没有标点,这个“夷道猇亭”,既可以理解为夷道县的猇亭,是下属关系,也可以理解为“夷道、猇亭”,两者是并列关系。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《三国志陆逊传》,就不难发现应当是哪种理解更正确了。

《三国志陆逊传》记载:“备从巫峡、建平连围至夷陵界,立数十屯,……初,孙桓别讨备前锋于夷道,为备所围,求救于逊。”这段记载,很明确地说明:刘备本人是到了夷陵界,而另有一支别军杀到了夷道包围了吴将孙桓。

这表明,蜀军确实沿着长江两岸同时东进的,但是刘备是在江北的夷陵界东进,而别将是在江南东进到了夷道城,而《三国志先主传》记载为“于夷道、猇亭驻营”,只是反映了蜀军分别进军夷道和猇亭的情况。

因此,猇亭应当并不是属于江南的夷道县的,而是在江北的夷陵县界内。

夷陵之战的主战场猇亭到底在哪里?谜团至今未解

第二:如果认为猇亭在江南,则将与战场形势产生严重的自相矛盾,而这一点,通常被不大了解军事常识的学者们所忽视。

根据《三国志陆逊传》的记载,蜀军是攻到了江南的夷道县城下,并包围了夷道城加以攻打,形势危急,所以孙桓才向陆逊求救。夷道城历来被公认是在江南的,并且在江边。而由于该地区的地形,都是属于只有沿江的一片狭长地区比较平坦,其余地区都是军队难以通行的山区,使得蜀军的进攻只能沿着江边的狭长地带进行。

如果猇亭也在江南,则应当在夷道城的西面或西北,也就是说猇亭是夷道城西面的防御屏障。试问:如果陆逊的主力一直据守着西北的猇亭,那么蜀军是如何杀到了陆逊身后的夷道城?甚至还能围攻夷道城?

这就是典型的军事悖论!

而对于军事常识比较缺乏的学者们,总是不能发现这种军事悖论的存在。

唯一的解释,只能是猇亭不在江南,而在江北。

第三:学者们不了解夷陵之战开始阶段,双方的战线和位置是在不断变化的,只是在三月以后,才固定在了夷道、猇亭一线。而在战役初期,刘备的位置也是在不断变化的,不能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,就很难搞明白刘备的准确位置。

刘备率中军返回秭归后,此时是在江北(因为秭归城在江北),随后刘备大军开始东进。而此时陆逊的军队还没有后撤,是据守在夷陵一线的,所以《三国志先主传》记载:“先主军还秭归,将军吴班、陈式水军屯夷陵,夹江东西岸。” 刘备中军也到达夷陵一线后,由于看到陆逊主力据守夷陵城,所以刘备决定避其锋芒,改由江南东进。注意此时蜀军已经是分别驻扎在江南和江北。而此时,为了便于指挥被大江分割的蜀军,刘备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,负责指挥在江北夷陵地区的蜀军与吴军抗衡。当蜀军准备沿江南推进时,陆逊发现了这个问题的后果,于是决定主动后退到猇亭一线,与江南的夷道县防线拉平。此时,战场局势等于发生了变化,刘备于是改变战术,以主力沿江北向猇亭进攻,而只以偏军在江南向夷道进军。请注意,由于蜀军需要向猇亭进兵,则位于江北的蜀军主力的北侧,其防御纵深太浅,一旦遭到北线魏军的突袭,很有可能导致猇亭一带蜀军主力被切断后路。为此,刘备调整部署,以黄权率一军向北推进,占据有利地形,以保障主力之侧翼安全。而这时候,其实蜀军是分布在三个区域,即江南夷道、江北猇亭以及更北面的黄权军,而此时黄权军的任务已经不是对抗吴军了,而是向北警戒襄阳、临沮方向的魏军。

历史学者一般而言,对于军事不大了解,不能明白战场形势的不断变化,总是以某个时间点的战场形势,来理解各个阶段的战局,由此得出错误结论就在所难免了。

本文由奇趣人生(www.rensheng123.com)搜集整理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这里,对于黄权的情况,史书的记载其实是有矛盾的。《三国志先主传》记载:“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,与吴军相拒于夷陵道。”而《三国志黄权传》记载:“以权为镇北将军,督江北军以防魏师,先主自在江南。” 注意,这里的镇北将军黄权一个说任务是与吴军相拒于夷陵,另一处却说是防备魏军,那么黄权到底是啥任务呢?显然陈寿自己也没搞明白,大概是因为蜀汉的历史本身就写的混乱不堪。

而《三国志陆逊传》是依据《吴书》写成,其对此情况写的相当明确:陆逊的别军孙桓,是负责据守江南的夷道的,则陆逊主力所据守的猇亭,必然在江北。根据基本的军事常识,陆逊的主力必然对抗的是刘备的主力,而孙桓的别军也自然是对抗的刘备的偏军,则刘备的主力及其本人,必定是在江北。

吴军主力既然在江北夷陵界的猇亭,那么黄权所部就不可能既要对抗吴军主力,还要向北防御魏军,黄权不是主力,不可能承担如此重任。这表明:黄权军一开始(刘备在江南时)是负责对抗江北吴军的,而此时没有防御魏军的任务;此后,陆逊后撤到猇亭,刘备主力转到江北推进,黄权的任务就发生了改变:对抗江北吴军的任务,转由刘备来负责,而黄权的任务改为向北防御魏军。

蜀汉的史书记载,大概自己都没有搞清楚这种变化,结果是出现了自相矛盾的记载。而这是我们后人在阅读史书时需要认真分辨的。

最后我们要注意一点,黄权并不是原本就在夷陵一带,被切断后路而无法撤退的,因为从夷陵西撤其实很方便。当时沿着长江三峡的主要城市,比如鱼腹、巫县、秭归、夷陵等都在江北,而道路其实都是由人走出来的,是当地人们活动的反映。如果三峡地区的城市和居民点多在江北,却要说沿江的道路(包括栈道)在江南,这是不符合基本规律的。

实际上,刘备从猇亭后撤到夷陵、到涿乡、到马鞍山、到秭归、再到鱼腹,其实都是走的都是江北的栈道。如果黄权就在夷陵当地,应当早就与刘备会合西撤了,何来被切断的情况呢?而黄权之所以被切断,正是因为它为了防备魏军的侧击,必须向北前出一段距离,以增大防御纵深。当刘备大军战败西撤后,黄权一军就无法返回到夷陵了,因为夷陵已经被吴军占据,此时黄权的退路才被切断了。

当然,夷陵之战确实是一个充满了疑点的三国著名战役,其中的疑点竟然是贯穿始终,至今还没有得到很清晰的解答。